一碗羊湯100多歲了,這碗羊湯怎么喝?豈不是變成百年老鹵了?呵呵,我的意思是:這碗羊湯已經傳承了100多年啦,祖孫三代人馬開羊肉館,世襲做羊湯生意。這家羊肉館開在武進鄭陸鎮上,名字叫作“炮仗羊肉館”。據說,66歲的老板談仲興脾氣火爆,像個炮仗似的一點就著,鄉人便送綽號“炮仗”。老談的父母就是做羊肉生意的,老談接手做了大半輩子,如今,老談38歲的兒子談旭東又接手了下來。
簡單交代幾句羊肉館的前世今生,還是趕緊來說說他家的羊肉吧。
“就是自己家燒紅燒肉,也不可能弄到這么干凈的”
談家的羊肉館位于鄭陸老街上,深秋的一天,記者來到這家羊肉館,穿過大堂走到廚房里,幾名工人正在忙著處理羊肉。余菊華穿著大紅色的薄毛衣,坐在桌子旁,正在麻利地剔著羊肉上的肥油。她是羊肉館的老一代老板娘,如今和老伴談仲興一起,仍天天來店里幫著兒子談旭東打下手。余阿姨隨手拿過一塊長方形的肉皮,用一把小刮刀撳在上面,輕輕地刮著,一團團白白的油被剔了下來,堆在一邊。“我家的羊肉弄得干凈的,腿上的肥肉還有筋筋拉拉的東西,全都要弄掉,就是自己家買了豬肉燒紅燒肉,也不可能弄到這么干凈的。現在的客人都怕胖,所以一定要處理得干干凈凈。”余阿姨說。剔好的肉皮是用來熬成皮凍然后混和著羊肉壓制成羊糕的,只有清理得干凈,沒有一點雜質,羊糕的質量才會好。
余阿姨今年63歲,21歲嫁過來就開始跟著丈夫老談做羊肉生意。鄭陸、河口、焦溪一帶自古就有吃羊肉、喝羊湯的習俗,老談的爺爺奶奶是做這一行的,父母也是做這一行的,傳到老談已經是第三代了,幾年前又正式把羊肉館傳給了兒子談旭東。談旭東戴著眼鏡,樣子斯斯文文的,從十四五歲起,他就幫著父母打下手:剔肉、拆骨、招呼客人。高中畢業后,他直接在自家的羊肉館上崗就業了。如今他的兒子15歲了,在湖塘讀初三,有空時也會幫著打打下手。
談家的羊肉館用的全是散養了一兩年的公山羊,公羊的收購價比母羊要貴出1/3,但他家還是堅持全部選用未經閹割過的公羊,原因是公羊的肌肉結實,吃起來更香。
特制的杉木接鍋,燜出美味的羊湯
上午11點還不到,就有客人陸陸續續走進來,點上一碗羊湯,坐下來香香地喝,一碗羊湯10塊錢,大份的20塊錢一碗,給的料更足,可以配上面條或粉絲,一碗就能吃得飽飽的了。
談旭東的妻子牟利英在鎮上上班,有空時也會在店里幫忙。她說,早市才是羊湯賣得最好的時候,等到西北風一刮,天寒冷下來了,一個早晨光羊湯就能賣出去200多碗呢。
常州吃羊肉的地方挺多,炮仗羊肉館的羊湯完全是鄭陸這一帶的特色:羊骨頭篤湯,湯里放羊雜碎:碎羊肉、羊腸、羊血、羊肝等,再放些百葉絲和豆炙餅、蒜葉。
牟利英走進廚房給客人盛羊湯,只見她在漏勺里放入百葉絲和豆炙餅,入鍋燙熟,倒入一只大碗,再倒入一碟羊雜碎,然后舀起一勺篤得奶白的羊骨頭湯,手腕一翻倒入碗里,熱騰騰、香噴噴的一碗羊湯就做好了,此時別忘了往湯里扔一小撮碧綠生青的蒜葉提香。趁熱喝,從嘴里一直熱到胃里,就連整個人似乎也跟著暖熱了起來。談旭東在一邊說,他小時候,羊肉館里用的豆炙餅還是自家熯的(熯,音同“漢”,意為焙或用極少的油煎),現在雖說是別人供貨的,但也算是特制的,要關照多熯一會兒,這樣才不會一下鍋就篤爛,拿回家后,他還要再用油爆香,放在湯里才更好吃。
灶臺上兩口正在“咕嘟咕嘟”冒著熱氣的大鍋吸引了我們的注意,巨大的鍋身像個高高的帽子一樣罩著下面的大鐵鍋,把正在里面煨制的羊肉罩得嚴嚴實實,再往下就是正吐著火苗的灶堂了。談旭東說,這叫老杉木接鍋,是特意找了老箍桶匠打造的,老杉木有一種天然的清香,而且保溫,用的是燜樘工藝,相當于用文火慢慢燜熟,那種味道不是有些羊肉店的不銹鋼鍋能篤得出來的。新鍋不刷桐油,而是加水在鍋里燒開,反復數次,利用物理上的熱脹冷縮原理把杉木之間的縫隙填滿。這樣的一口大鍋,能同時煮8只羊,兩三百斤,煮熟只需兩個小時。
地址:武進區鄭陸鎮迎賓路59號 電話:0519-88731962 聯系人:談旭東
|